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回复: 0

“2002年的那场雪”后的卑微,唯有《新周刊》的点评,对得起刀郎

[复制链接]

45

主题

0

回帖

13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37
发表于 2023-8-17 21: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上的事,我们就说音乐。在说刀郎之前,先看看阿黛尔如何看待当下短视频音乐热潮下自己对音乐创作的坚持:“我宁愿去迎合那些跟我有差不多人生经历和感悟的人”!说出这些话的阿黛尔,已经拿了15个格莱美奖。除此之外,奥斯卡奖、金球奖、全英音乐大奖、全美音乐奖,阿黛尔都拿过。像她这样的乐坛顶流大咖,都想给特定的听众继续写歌。为什么在刀郎这,却被嘲野路子?这一切,还得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说起。这是一首发行在2004年的歌曲,由刀郎创作。创作灵感发生在2002年,但因为刀郎对音乐创作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这张专辑推出的时间晚了2年。这张专辑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他翻唱的《萨拉姆毛主席》。刀郎能在2004年爆红,最大的原因就是网络的兴起。那个时候,网络歌曲不像现在的地位那么高。靠网络红的歌手,比不上那些传统出身的歌手。像刀郎这样的网络歌手,有很多。在他之前,2001年是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2003年是哈工程学导航测控的郝雨的《大学生自习曲》。之后是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冲动的惩罚》后来居上,红遍大街小巷!在刀郎走红的同一年,还有《丁香花》的唐磊、香香和庞龙等一众网络歌手。他们的名字,跟周杰伦、孙燕姿、周华健、林俊杰、王力宏等传统实力歌手一同出现在各种磁带的目录表上。对于听众和市场而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歌好听,自然就受欢迎。但对于做音乐的那批人,尤其是内地歌手来说,网络歌手的成绩竟然比他们还要出色,这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所以,2004年开始,“2002年的那场雪”让网络歌手们过得很卑微。一方面,他们也是在做音乐,但是不被那些所谓正统的同行认可。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满足了网络兴起所需要的内容,因而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像弯道超车一般,跟专业歌手站到了同一高度。“你能想象得到,刀郎成名的那一年,他还在新疆给禽流感防疫宣传登台演唱吗?”等到《2002年的第一场雪》莫名其妙地红了之后,刀郎的舞台才变得更大。但这不影响刀郎等网络歌手继续被嫌弃。舆论也是看轻他们本人,忽略他们的作品成绩,打压他们歌曲的调性。像刀郎、杨臣刚这些,被归类成野路子。即便《老鼠爱大米》一出就拿了MP3音乐下载排行榜的榜首。杨臣刚凭借该曲被当时著名音乐公司飞乐唱片以500万签约,风头和身价超过了很多专业歌手。而唐磊的《丁香花》则是创造了2000万次的网络单曲下载纪录!刀郎的成绩,也比不少内地专业歌手强。在零几年的时候,在内地乐坛,再大牌的歌手,一张专辑的销量能卖到10万张,那都是很厉害的了。但籍籍无名的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正版就卖了270万张。加上盗版,据说超600万张!多么恐怖的差距。就连那英都承认卖不过他。而且刀郎的这个成绩,还有非常亮眼的地方。那就是没做啥推广就火得不像样!是一张低成本、不需做宣传的高销量、传唱度高的音乐专辑。简单来说就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一张专辑,满足了所有刚出道歌手的所有幻想!如果没有嫉妒心作祟的话,像刀郎这样既取得骄人的成绩、还成功地把新疆歌曲带出圈的人,按道理来说是应该获得许多掌声和鲜花的。但实际上,刀郎收获到的更多是泪水。首先,乐评人就不会放过他!“这些歌是没有品质的。是让中国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歌手杨坤“刀郎的音乐我听说过,从他的音乐、歌词———这两个构成歌曲的主干讲,刀郎是非常一般的。这不是批评,是事实。刀郎之所以会火,是因为大家听了太多过于精致的歌,再一听比较粗犷的就会觉得新鲜!——汪峰”就连不专业的歌手大鹏,都在指责刀郎和刀郎的音乐。“我觉得那种音乐不该流行。”因为当时乐坛的人,批评刀郎的太多了。有刀郎的支持者还专门弄了个评价集锦。在里面,有客观评价刀郎的,但更多是不看好刀郎音乐的。这种批评,不管是在当时来看,还是现在,对刀郎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从始到终,都不像那英、杨坤、汪峰的人一样,到处活跃在电视机前。2004年爆火的时候,他的庐山真面目让外界等了很久。直到电影张艺谋的《十面埋伏》的宣传舞台上,内地的听众才第一次看到刀郎。到现在,快20年了,刀郎留给外界的照片,真不多。侧面说明了刀郎是一个专心做音乐的人。但就是这么一个如此看重音乐的人,却被自己的同行骂“不懂音乐”!这种愤懑,有谁懂?所以,不怪这次《罗刹海市》出来之后外界那么愿意去帮刀郎。“十年封刀,拔刀封神!”20年后,骂刀郎的那些都被网友一一挖了出来。如果不是刀郎的新歌面世,这些歌手的口碑不会跌得如此惨。但刀郎还是那个刀郎。专心做音乐的刀郎。给特定人群做音乐的刀郎。他才配得上音乐人的身份。而那些骂过他的,在职业生涯中,无一例外都受到了华语乐坛没落的影响。他们其实也在唱过去的作品。汪峰还为此被翻出了旧人:“我只知道春天里是旭日阳刚唱红的!”在这波骂战的末尾,有网友总结了华语流行乐坛之所以变成现在衰败模样的原因:“中国流行音乐走到如今山穷水尽的地步就是他们的功劳!”这句话是否成立,我们先放一边。侧面说明了外界其实很了解乐坛内部这20多年衰落的内幕。也说明了大家一直很关注这些歌手的发展。刀郎的歌,走红自然有它合理的地方。只是圈内这帮同行,过于看重音乐形式。在那个时候,他们不能理解整个中国到底有多大。也远离的听众,不知道听众到底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小情小爱自然是大家爱听的东西,但人生啊,还会经历很多很多。一帮只搞几类音乐的人,是无法满足十几亿人的情绪需求的。刀郎的出现,他专辑销量的飙高,有合理的地方。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即便内地乐坛当时干不过港台。但在起步阶段,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刀郎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个现象。但内娱那些同行看不清这个层面的东西。也许刀郎并不是最成功的。但是他的歌词、曲调恰恰从某些方面绽放出了那一方土地上的民俗之花!刀郎和内地其他流行歌手之争,其实很没有必要。就像阿诺施瓦辛格在采访里说改卡梅隆的台词,被后者回怼一样:“我不挑剔你的表演,所以你也别改我剧本!你怎么回事啊!阿诺!”这近20年下来,刀郎一贯低调做音乐的专心,的确赢得了民心。这是他最对得起音乐、最对得起听众的地方。2004年的那一年,他无故被同行极尽挑刺,但全国上下都在放他作品的轰动现象,还是值得认可的。这里面,最对得起刀郎当年遭遇的点评,非《新周刊》莫属:他是2004年每一天的伴奏者;他是草根诗人,是酒神的儿子;他是爱情的咏叹者和民间文化的fans;他的流行,是对乏味而自命高雅的唱片工业的惩罚。他是一个很符合刀郎人的刀郎!他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新疆的喜爱,对音乐的坚持,绝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